查看原文
其他

这2000万孩子,事关中国社会的未来

2015-09-30 文/陈志文 瞭望

缺少父母身边关爱的2000万留守儿童,对于未来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视

■ 解决这一问题是全社会系统工程,非教育一个部门所能完成


  回家探亲,年近8旬的母亲谈起她最近办的一件大事,就是动用各种人脉关系,帮附近一个街头小贩的孩子最终成功上了小学读成了书。母亲感慨地说:挺可怜的,老家都没有人了,孩子回去怎么办啊?

  

  笔者在北京也遇到同样的一个请托,不同的是,那位装修师傅的孩子最终因种种原因,还是没能上成小学。


  经济发展、城镇化加速,给中国同时也带来大量留守儿童。根据教育部2014年的统计,全国留守儿童2075.4万,2015年《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》中的数据显示:留守儿童中,29.4%的学生一年只能见父母1-2次,15.1%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。


  “长身体、学知识,拥有健康的生长环境”,是一个孩子不可或缺的成长条件,说小了是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,说大了,则事关中国社会的未来。而从目前情况看,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和必要管束,成为了问题少年,甚至酿成一幕幕社会悲剧,令人痛心。


  从更长远视角看,2000万留守儿童不是个小数字,其能否健康成长是关中国未来的劳动力素质,以及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尽管现在我们还难以量化具体影响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今天对这一问题的忽视,未来将成为我们的“心病”。


 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,但有一点很明确,就是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的限制与阻碍。这种限制与阻碍,第一就是各阶段入学条件的限制;第二就是异地高考政策的间接影响。

  

  根据义务教育法,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实行就近入学政策,应该说,最近几年在解决随迁子女上学问题方面,还是做了不少事。根据《中国教育在线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》,流入人口聚集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,在小学阶段,非户籍学生占比已超过学生总数的45%。

  

  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主要来自地方政府,而且因为地方经济的差异,导致差距悬殊。举例来讲,2013年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平均28668万元,而河南平均仅为5458元、贵州6872元,差距达到5倍左右。因此各地在义务教育的准入上设置一些门槛,无可厚非。


  只是近年,随着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规模扩张太快,相关政策明显收紧,直接导致最近两年小学非户籍学生比例不增反降北京,2012年非京籍学生占小学新生比例47.40%,2013年即降至45.17%,2014年已降至约36%。

  

  不过这一影响还不是最紧要的,因为在小学或初中阶段,尽管可能需非本地籍家长出示3-5个证孩子才能有学上,但还是有明确路径可循的,也兼顾了特大城市人口过载的现实。


  但是到了高中,因为涉及高考这一核心利益,北上广等地的异地高考仍没有实质性开放,很多孩子到这一阶段必须回乡就读,甚至为了学业衔接顺畅,而需从初中起就离开居住地返乡。

  

  如北京,2013年小学阶段招生中,非户籍学生占比为45.17%,但到了初中就下降到了38.44%,到高中则快速下降到13.76%。上海与此类似,情况最好的是广州,小学阶段为56%,初中阶段为40%,但到了高中,也仅有27%的非户籍学生。



  

  留守儿童,留守少年问题的解决,看起来似乎就是教育政策调整和异地高考的放开,但实际上绝非如此简单。

  

  2012年前后,有关部门敦促各地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,但最后北京上海还是因特大城市的具体问题,难以对外地考生全面开放,由此被舆论双向诟病。而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前不久,北京还发生了部分学生家长因某附中非本地籍学生参加高考(符合北京市规定)可能影响本地生权益而到教育部门抗议,显示了问题的复杂性。


  仅仅是北京一个附中几百个学生就造成了如此之大的风波,更不要提全面开放异地高考了。最近几年,上海一些家长与外地家长针对在沪上学问题,甚至掀起一场场网络骂战,由此可见,对于任何一级政府,简单的做出开放或不开放的决策,都是艰难的。

  

  留守儿童留守少年,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,亟待解决。解决办法说起来似乎简单——教育上全面开放,但真正实施起来就发现,这绝不仅仅是教育问题,而是一个十足的社会问题。

  

  怎么办?恐怕还是要给时间。但无论如何,最终的目标是明确的:就是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解决问题的智慧,尽量让孩子在父母身边读书生活,拥有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,因为,我们的未来伤不起。



瞭望 OutlookWeekly1981

欢迎关注瞭望微信
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 下载瞭望客户端

更多精彩,请订阅《瞭望》新闻周刊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